第 71 章(1/2)
第71章
妄壁世界,除了有蓝狐一族设下的幻象外,还有就是进入之人自己的内心世界。
不是记忆,而是真实的内心世界。
有些东西,可能连当事人自己都察觉不到,在这妄壁之中,全部都能体现出来。
贪嗔痴念每个人都会有,但有些人不明显,到了妄壁之人,会将这些欲念扩大百倍地表现出来。
妄之一字,包涵了太多的欲望。
对于洛拂笙来讲,她最大的欲望,就是找到自己的亲人,与亲人团聚。
所以她在这妄壁中表现出来的,自然是她心中与家人在一起最开心的时光。
本打算离开的玄遥又轻轻地将洛拂笙放了下来。
他静静地看着幻境里的一切,不知道这究竟是洛拂笙真实过去,还是她自己幻想出来的一幕——
冬夜雪亮,夜却是格外的黑,格外的沉,冷月斜斜地洒在重檐房顶,与地上的积雪相互呼应。
而院子里却是一阵慌乱,踩着积雪的吱吱声由远及近,络绎不绝。
“快点快点,小姐要不行了,药快拿来。”
深夜,十几个婢女匆匆忙忙,又是端药,又是端水,在小院子里鱼贯进出。
一间古老的褐色重檐房中传来了几声重咳,不一会儿的功夫,又听见小丫头叫嚷,“糟了,小姐吐血了,快去叫洛爷来。”
“洛爷去了疫区,现在不在府里。”一个声色焦急的中年女性道。
透过窗子,烛光下,一个扎着妇人发髻的女子正坐在床边,握着床上之人的手,暗自垂泪。
“我的小囡可不能有事啊。”
旁边一个端水过来的小丫头忙安慰道,“夫人放心,小姐虽然被传染了瘟疫,但是症状并不算重,一定可以治得好。”
“得了瘟疫的人并不是都没得救,老爷不是说了,十个人能救回来八个,希望还是有的。”
洛夫人声音哽咽沙哑,带着哭腔道,“小囡这孩子就是不听话,不让她去她偏要去,从小到大就是不让我放心。”
小丫头轻轻拍了拍洛夫人的肩膀,也跟着哭了起来,“小姐医术好,她只是想帮老爷的忙。”
“平时帮着乡里看病也就算了,那可是瘟疫啊。”说着,她的哭声蓦地扩大。
不知是这哭声还是什么,床上的人嘤咛了一声。
“小姐醒了,小姐醒了。”小丫头高兴地跳了起来,连忙推了推掩面的洛夫人。
“快快快,紫莲,去把药端来。”
紫莲快速端来了药,洛夫人连忙扶起了床上的面色灰白的女孩。
那女孩子长了一双狐貍眼,眼中间高隆,本来十分有灵气的眼眸却因病疼而暗淡无神。
她醒来后就一直在咳嗽,本来就半躺半靠,这一咳连喝进去的药也都咳了出来。
洛夫人拍着她的后背顺气,不想在女儿面前流眼泪,只好将眼泪含在眼里,尽量小声地问道,“小囡,有没有好些?”
小囡的咳嗽声渐渐停了下来。
不过总角小儿,头上还扎了两个小丸子,脸蛋因为病疼而消瘦,下巴尖尖。眼窝周围都是淤青。
她讲话细声细语,还有些稚嫩,“娘,您帮我熬一些蛇胆,一会儿就止咳了。”
洛夫人点了点头,马上唤紫莲,“去熬点蛇胆。”
紫莲高兴地应下,转身就像燕子一样轻快地跑了出去。
别看她家小姐年少,但在朝国,除了当今御药宫尚书洛孝芳外,就属他的女儿最为精通医术。
四岁读遍内经,五岁会背本草,七岁就开始跟着洛孝芳看病。
这次瘟疫横行,她就是为了替百姓分担,跟着洛孝芳去了疫区。
小小年纪,身子骨不济,这才染了瘟疫。
虽说洛孝芳没有回来,但她家小姐转醒了,肯定有办法自治。
洛夫人再也忍不住心中的恐惧,抱起女儿就哭了起来,“我的小囡,以后可不要再吓娘了,你若真有事,你让娘如何是好。”
小囡稚嫩而苍白的脸只是笑笑,擡手缓缓拍了拍洛夫人的后背,细声安慰道,“娘亲别怕,我没事,瘟疫并不可怕,就是普通的伤风,喝了药就没事了。”
洛夫人离开了她的身体,却还在抹泪。
瘟疫虽说死了不少人,但洛孝芳说过,瘟疫不是没救的病。
只是百姓穷,有的人穷得只能吃死人。
其实瘟疫的初期就是这样泛滥起来的,愚昧的百姓不知死人身上的病菌,只为填饱肚子。
百姓没有肉吃就吃死人肉。就这样,一点点瘟疫就盛行了起来。
如果救治及时,其实瘟疫真的就和普通伤风一样,并不可怕。
只是看着自己的女儿身陷病痛,哪个做母亲的能受得了?
洛夫人天性贤惠,知书明理,深知其中的门道,自是不好指责女儿。
倒是小囡掩着自己的口鼻,推搡着洛夫人,“娘,您还是离我远点,免得传染给您。”
“这孩子,都什么时候了,还跟娘说这些。”洛夫人越听越气,真的给小囡摆了脸色看。
小囡细细的手臂捂在嘴上,大大的眼睛都灵动地转了一下,“一会儿我写个方子让紫莲去抓,三天我一定好起来,娘放心,您在这里我更不安心。”
洛夫人只好叹了口气,小囡这脾气跟她爹一样,都是执拗的性子。
千叮咛万叮嘱了半天,洛夫人才起身回了房。
紫莲没有熬了蛇胆拿过来,反而不知从哪里捉了一条小银蛇,献宝似的拿了进来,“小姐小姐,你看这鲜活的蛇胆是不是效果更好。”
小囡擡起了头。
紫莲手上的小蛇通体泛着银光,宝石般的红色眼睛正瑟瑟地望着小囡。它甚至吓得连尾巴都蜷缩了起来,不停地吐着小小的红信。
小囡摇了摇头,不忍心道,“你看它这么小,怪可怜的,把它放了吧,”
新鲜的活蛇胆是上好的药材,尤其是治疗瘟疫,有清热解毒的效果。但是让她杀死这只可怜的小蛇,她实在狠不下心来。
或许它的父母正在等着它回去,或许它的父母正在到处寻找自己的孩子。
总之,她无法说服自己去杀了它。
紫莲沮丧地啊了一声,也不好跟生病的人理论,只好把它放回到了院子里。
那条小银蛇临走之时,还转过头用宝石的三角眼看了小囡一眼。然后一头扎进了漆黑的夜色中。
紫莲熬了药让小囡喝下,果然不出一柱香的时间,小囡就不再咳嗽了。
小囡的房里只留了紫莲照顾。
而且紫莲按照小囡的要求,在府里每个人的房里点了醋来消毒。
三天后不仅小囡的病全都好了,而且全府上下没有一个人被传染。
洛夫人高兴之余,又免不了担心。小囡这一好,又在府里呆不住了。
她这病刚好,万一再被传染,岂不是雪上加霜。
为此,小囡有理有据地解释道,“这瘟疫得过一次,短时间内就不会再得了。”
洛夫人自然不信,可拗不过小囡的软磨硬泡,只好放她出府。
小囡小小的人儿一枚,手里还提着一个硕大的药箱,到疫区时,看到满地的病患都难受得打滚。
青年人还好,有些老人和孩子经不住病疼,都在高烧晕迷。
天气又冷,大家没有厚棉衣,不疼死也得冻死。
她先让这里的大夫把大家都疏散开,每个人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近,而后又让每个人脸上戴了布,为了防止瘟疫从口鼻传播。
然后每几个人面前放了一个火盆,衣服单薄的就多放一盆。
物料虽然不太充足,但天然的木头多的是,这样勉强可以取暖。
她开始给每个人号脉,发药,有些特殊病例需要单独配药的,她都会逐一记录下来。
冬天的正午,是一天中太阳最充足的时刻,金黄色的光芒照在她稚气又认真的侧脸上,好像渡上了一层薄薄的浣纱。
她偶尔擡臂擦一下额头的汗水,偶尔擡头望一眼头顶的太阳,小小的眉头皱在一起。
无奈得病的人太多,而大夫却是少之又少,有不少大夫都病倒了。
人手不足,连发药都成了困难。
小囡想了想,便号召那些已经痊愈的百姓,“这种瘟疫得过一次后短时间内不会再得第二次,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当志愿者,帮我把药送到每个人的手里。”
起初百姓都不敢靠近疫区,小囡动员了几次没有一个人同意。
毕竟生病的时候发烧不退,大家都是又冷又难受。一想到那难熬的几天,大家都心有畏忌。
没有人肯过来帮忙。
小囡见劝不动百姓,只好自己端着药碗快速地奔跑,辗转在每个病患之间。
冬天的雪冷,地更滑。
她为了加快速度,跑得更快,可刚一跑起来,就会被脚下结了冰的地面滑倒。
药洒了可以再盛。
可是她摔了几次后,脸上全是淤青,额头都磕破了一大块。鲜血顺着她冻得麻白的脸颊顺下,染红了地上的积雪。
有些百姓当真看不下去了,鼓起了勇气过来帮忙。
开始只有一两个人,过了两三日,大家见他们没事,便彻底放了心,都过来帮忙。
人多力量大,不管是记录,还是买药熬药,直到分药,整个过程都很迅速。
在这个冬天的第二场雪到来之前,大部分百姓都得到了救治,病情也都稳定下来。
永朝五十二年,朝阳王登基,举国欢庆。
殿下的臣子中有一人体态端正,眉眼正直。一身褐色衣袍,头戴官冠,手持玉笏,恭敬弯腰。
他上书请求皇上广开百姓的学医之路。
朝国自建国以来,最令皇上头疼的就是瘟疫的传播,几十年来断断续续,却从未停止过。
学医不仅可以令百姓自治,还可以扩大医者的数量。
这在当时十分重要。
朝王答应他的请求,在选拔官员的考试中加入了医学的理论与运用。
满朝文武皆是欢喜点头,对此人也十分敬佩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